时间:2024-12-03 浏览器:次
近日,教育部社科司公示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、青年基金、自筹经费项目的评审结果,我中心青年研究员赵天骄主持的“南戏曲牌在地方戏曲中的遗存”获批青年基金项目。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层次最高、最具权威的部级项目之一,由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进行项目的征集,竞争激烈、立项难度大,是衡量各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。
【项目简介】
本课题以南戏为基点,在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,详求曲牌在地方戏曲中的遗存,进而考察曲牌在下层民众、乡野艺人为主体的社会阶层中的流变。课题的时间视阈兼涉古今,围绕地方戏曲和地方戏班展开研究。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门对剧种、剧团的认定和组建进行过干预,对戏曲的本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因此研究拟分为上、下两编,上编溯往,下编论来,以古本为源,今本为变,勾连古今。
在上编板块,课题对文士阶层的创作不再过多赘述,而侧重包括潮州、泉州地方戏曲、弋阳腔、余姚腔、青阳腔在内的不同声腔南戏传本,以及清中叶以后民间戏班、地方戏班演出本,以调牌为单位,对曲体展开细致的对比分析,以探求曲体在民间的演变情况和规律。
下编以清末花雅合班为起点,先从戏曲史角度释清不同剧种中昆、高、皮黄、弦索诸腔的关系,阐明诸腔同班的历史过程,然后在不同声腔中遴选极具代表性的剧种,考求其曲体特征,总结其唱腔的创作思维,从创作环节揭示曲体发生大幅变异的原因。同时,本编适当关注新编剧目的腔词创作思想,为日后学界的地方戏曲曲体、乐体研究提供时新材料与基础。